科学发展观与我所的创新发展

来源:第八党支部   李春杰  |   发布时间:2009-07-10  | 【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是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的。这一科学发展观是对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这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的实质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发展要有新思路,必须更好地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就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我们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面对的社会利益主体更多,领域更广,利益关系也更复杂。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的发展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协调发展,使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这个“人”,是人民群众,这个“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在改革和建设各项工作中,更加注重搞好宏观调控,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我们就能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对全国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发展差异和不同情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条件和发展需要有重点、有步骤地采取措施,不能强求一律,搞齐步走、一刀切。这里的关键就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快更好地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过程中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的是,在领导和管理工作中,做到把握全局,搞好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这里,需要认真做到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更新发展观念,加强学习,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第二,创新体制机制,统筹考虑,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第三,改进工作作风,真正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为发展,为造福人民而创造政绩。第四,抓紧研究制定统筹兼顾的政策和规划,合理调整与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采取有利于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体制、制度、机制建设。这些方面做好了,我们就能够使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就能把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好、落实好。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领导干部是关键。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又是一项艰巨的实践任务,既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又要看到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还应当看到,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在领导工作中,各部门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从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抓起,着力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定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按客观规律办事,不盲目攀比,不搞花架子,不急功近利,使一切工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历史的检验和群众的检验。领导干部要以自己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使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浅谈我所的创新发展
    近年来,我所研究能力发展非常迅速,园区面貌焕然一新,更重要的是其科技目标的凝炼更加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符合世界科学前沿、符合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需求,更进一步形成了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体系的重点和特色。这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也和中国科学院实施的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紧密相联。
    胡锦涛总书记今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这对科技界提出了更高要求。没有科技力量的支撑,中国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不可想象的。党的十七大后,中国将进一步加快又好又快的发展进程。因此,今后20年,科技界也面临难得发展机遇,要创新发展,抓住这些机遇。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面临巨大发展机遇的时代,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依然不变,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影响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创新方式;生态环境、能源将要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同时,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也面临进一步提升和发展的机遇,我们所的发展要在原有优势的基础上继续提升,进一步拓宽研究思路。还应实现跨所交叉研究,在坚守自身特色与优势的同时,积极和其他领域专家紧密合作,面向世界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作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
    技术支撑体系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和平台,影响着创新的质量和效率,要实现科技创新跨越与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技术支撑队伍。科研机构要为技术人员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以适当的形式承认他们的贡献,以支持优秀技术创新队伍建设,这样的文化氛围是高水平研究工作的基础。
    在自主创新的同时,还要加强与国际科学界的合作。发达国家的科技优势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科研单位要积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包括汲取国外先进的创新思想,形成自己独创的科学思想。。
    为实现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国家在科技创新、构建创新型国家方面的力度也会进一步加强;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应对全球变化等问题的解决,都要依靠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人才的凝聚和培养。
    我所科研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了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的科技骨干队伍,顺利完成科技骨干力量向中青年科学家发展的代际转移。但科技发展永无止境,各研究机构要在人才引进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发展,迎接更大的挑战。
    最后,希望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站在国家未来发展的立场上,站在全球科技发展的高度上,进一步谋划未来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所选择的目标和肩负的责任,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凝炼和提升科技目标,为区域、国家和全球创新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