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双台河口滨海湿地生态研究站(简称“盘锦站”)位于辽宁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渤海辽东湾的顶部,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区域(40°45N,121°38 E),湿地总面积80004公顷,由辽河、大凌河、小凌河等诸多河流冲积而成。属暖温带河口–海岸带湿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0.1℃,年降水量为700mm,年无霜期为210天。土壤一般11月上旬开始结冻,下旬封冻,最大冻土深度可达117cm,解冻日期在3月中旬,4月中旬化通,属季节性冻土区。湿地类型以芦苇沼泽、苔草沼泽、盐沼(翅碱蓬)、滩涂(潮间带)以及人工湿地(水田)为主 。
一、定位与目标
盘锦站针对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过渡带–河口湿地开展在海洋潮汐、地表径流及生物作用下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及相关驱动机制研究,认识人为扰动与河口湿地演变间的关系,为区域湿地保护及恢复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及理论依据。
(1)针对河(口)、近海交互作用下湿地的演变过程及人类经营活动(养殖、围填海、石油开采等)对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进行定位观测研究。
(2)提出滨海湿地生态恢复关键技术,建立退化湿地恢复与资源可持续利用试验示范区,为我国滨海湿地资源与海岸带生态保护规划与优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关键技术与理论基础依据。
二、主要研究方向
盘锦站将面向海陆相互作用的重要地带–河口,针对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国际科学前沿和热点问题以及人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开展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相关的基础性研究。近期重点研究方向:
(1)湿地生物多样性变化与区域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的关系及作用机理;
(2)滨海养殖活动对滨岸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3)不同干扰环境下的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机理;
(4)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恢复的途径与机理 。
三、监测项目
水鸟栖息地小环境观测样地(芦苇-水面,芦苇-水田,芦苇-盐滩,芦苇-苔草):植被类型、盖度、小气候与水鸟类型。
双台河水文、水环境观测点:
地下潜水水位、河流流速、流量、水位、泥沙含量、浊度、主要盐分离子、pH、 POC、DOC、全氮、铵氮、硝氮、全磷、COD、BOD。
小气候观测指标: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速、风向、降水、分层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热通量、四分量辐射、光和有效辐射等。
站址: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东郭镇欢喜岭村
站长:王国栋
邮箱:wanggd@iga.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