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理所代表团赴肯尼亚、埃及开展中非农业和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合作交流
为支撑“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深化中非科技创新合作,8月1日至10日,东北地理所所长姜明率代表团赴肯尼亚、埃及开展农业和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合作交流。
8月1日,代表团一行先后访问肯尼亚医学研究所和肯尼亚技术大学。在肯尼亚医学研究所,研究培训和创新主任Jeremiah Gathirawa博士、伙伴关系与合作主任James Kuria博士对代表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Jeremiah Gathirawa主任和姜明所长对各自单位的发展定位、科研领域、研究平台、国际合作等情况进行了介绍。双方期待进一步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达成相关领域的具体合作意向,并对下一步签署合作备忘录达成了初步意向。在肯尼亚技术大学,代表团与生物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Patrick Okanya教授进行了座谈交流,双方围绕合作备忘录签署、中非联合实验平台申报、博士后互访合作、研究生联合培养等事宜达成了合作意向。
8月2-3日,代表团一行访问肯尼亚马赛马拉大学。马赛马拉大学副校长Bulitia Godrick教授、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学院院长Stella Kirui教授会见了代表团一行。双方就各自单位的发展定位、科研教学、研究平台、国际合作、研究生培养情况进行了交流。会谈期间,双方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根据协议框架,双方未来计划在学生联合培养、农业和生态环境领域技术能力建设培训,以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开展深度合作。访问期间,代表团一行参观了马赛马拉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建的非洲药用植物园,考察了位于马赛马拉国家公园的野外实验样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并受邀参加了第一届非洲健康与环境国际论坛。
8月4-5日,代表团一行访问肯尼亚埃尔多雷特大学。埃尔多雷特大学副校长Wilson Ng’etich教授、副校长Godfrey Netondo教授会见了代表团一行。Wilson Ng’etich副校长和姜明所长对各自单位的发展定位、科研教学、研究平台、国际合作、研究生培养情况进行了介绍。随后,双方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围绕农业生态与粮食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修复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联合申报国际合作项目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互访和研究生联合培养,支持ANSO专题联盟拓展国际合作网络。双方会谈后,代表团一行与埃尔多雷特大学相关院系的杰出科学家代表三十余人进行了座谈交流,并按照农业生态、环境科学、水资源开发及应用和安全、湿地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进行了分组讨论。
8月7-8日,代表团一行先后访问埃及农业研究中心和埃及国家水研究中心。在埃及农业研究中心,中心副主任Saad Moussa教授和姜明所长详细介绍了各自单位在研究领域、发展定位、人才建设、国际合作、野外台站网络和研究生培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双方期待未来在智慧农业、作物育种、土壤改良等领域加强科技合作,并就合作备忘录签署、交流互访机制、国际合作项目申请等方面达成初步意向。
中国驻埃及大使馆贾芳女士等参加会谈。贾芳女士高度肯定了东北地理所此次访问对推进中埃科技合作做出的重要贡献,期待双方单位未来进一步落实两国领导人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合作规划的共识,加强农业领域科技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在埃及国家水研究中心,东北地理所代表团和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卢春生一行受邀参加了中心建立50周年庆祝活动并进行座谈交流。中心主席Sherif Mohamady教授和姜明所长详细介绍了各自单位的基本情况,中心副主席Aiman El Saadi教授和我所张敬杰研究员代表双方就水领域研究做专题汇报。双方就未来在气候变化与水资源、流域集成式水量-水质-生态模型、数字孪生水、在线水质预警系统、水环境管理、农业灌溉技术与粮食安全等领域的科技合作达成共识。
卢春生公使衔参赞对东北地理所积极拓展与埃及科技合作的务实行动表示肯定,此次会议对于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深入推进科技攻关、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将为深化中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贡献力量。
8月9日,受埃及农业研究中心邀请,代表团一行前往阿斯旺市现场调研了农业台站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作物新品种及种植模式、设施农业与灌溉技术、土壤盐碱化治理等领域的进展情况,并与台站工作人员和当地村民亲切交谈,为我所进一步深化中非农业领域合作提供借鉴。
本次出访行程紧凑,成效满满。对于研究所深化与非洲国家优势科研机构在农业和生态环境等领域科技合作,搭建中非高水平科技合作平台,支撑研究所国际科技合作取得新成效,服务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