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实验室概况
  • 研究队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助理研究员
    •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 研究成果
    • 期刊论文
    • 专利
    • 审定品种
  • 科研动态
    • 实验室研究进展
    • 学术活动
  • 研究生教育
    • 学科与学位点
    • 研究生导师
    • 在读博士
    • 已毕业研究生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研究队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助理研究员
    •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 研究成果
    • 期刊论文
    • 专利
    • 审定品种
  • 科研动态
    • 实验室研究进展
    • 学术活动
  • 研究生教育
    • 学科与学位点
    • 研究生导师
    • 在读博士
    • 已毕业研究生
  • 联系我们
  1.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动态    实验室研究进展
实验室研究进展

大豆黑农35育种亲本突变体库构建研究通过鉴定

来源: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4-13   |  【 大  中  小 】

   9月11号,由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主持的研究课题—大豆黑农35育种亲本突变体库构建研究通过专家鉴定。有关专家认为,该项研究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大豆黑农35育种亲本突变体库,涵盖了产量、生育期、结荚习性、株高、主茎节数、有效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单株地上部干物重、百粒重生态性状和品质生态性状的突变系800余份。

  构建大豆育种亲本突变体库,集中了能为育种利用的优异生态性状,选育和创造近等基因系,还为基因功能的分析提供优异材料。目前大豆种质资源贫乏,已成为限制育种进展的瓶颈。优异基因/分子模块发掘与种质创制已成为遗传育种关键科学问题之一,而育种亲本突变体库的构建是解决上述科学问题的有效途径。

  该研究从2011年开始,课题组的同志们经5年研究,获得9000余份M5代诱变群体,并进行了精准表型鉴定和品质分析,从中遴选800余份突变系构建了育种亲本突变体库。遴选这些含优异性状的品系,均是育种所需要的受体和供体亲本,同时也为分析基因组功能提供优异材料。例如,产量水平比野生型(黑农35)增产10%左右的突变系,株高小于50cm的矮秆突变系,有效节数大于18节的突变系,单株荚数大于80的高产突变系,蛋白质含量大于45%且脂肪含量大于19.4%的高蛋白高产突变系,脂肪含量大于23.5%且蛋白质含量大于37%的高油高产突变系等。构建的育种亲本突变体库得到了初步利用,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 吉ICP备05002032号-1 吉公网安备22017302000214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北区盛北大街4888号 邮编:130102
电话:+86 431 85542266   Email:iga@iga.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