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实验室概况
  • 研究队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助理研究员
    •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 研究成果
    • 期刊论文
    • 专利
    • 审定品种
  • 科研动态
    • 实验室研究进展
    • 学术活动
  • 研究生教育
    • 学科与学位点
    • 研究生导师
    • 在读博士
    • 已毕业研究生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研究队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助理研究员
    •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 研究成果
    • 期刊论文
    • 专利
    • 审定品种
  • 科研动态
    • 实验室研究进展
    • 学术活动
  • 研究生教育
    • 学科与学位点
    • 研究生导师
    • 在读博士
    • 已毕业研究生
  • 联系我们
  1.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动态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香港中文大学林汉明教授等六人来我所做学术报告

来源:

来源:   |  发布时间:2014-06-27   |  【 大  中  小 】

2014年6月24日下午,应“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邀请,香港中文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林汉明教授等六人来我所做了学术报告。  

所长助理刘宝辉研究员在会前,陪同各位学者参观了“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报告会由实验室副主任孔凡江研究员主持,所内外(长春远程视频)的相关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听取了报告。  

林汉明教授是基因功能的研究专家,在植物分子生物学中,他是全球最早发现植物中含有代谢调控,谷氨酸受体和氮感应蛋白PII的科学家之一。他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发现了重要的天冬酰胺合成酶基因家族,其中的基因可用于调控氮代谢的源库关系,这些发现并能用于大豆研究。此外,林教授主持的大型的大豆基因组研究项目,透过大规模基因组测序,揭示了野生及栽培大豆基因组中因人工筛选下所发生的变化,为世界大豆科学研究及育种提供重要的讯息和数据。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Genetics杂志的封面上。  

 

  林汉明教授以“Genomic and molecular biology studies of stress tolerance in soybean”为题,系统详细的介绍了实验室近年来在大豆耐逆(尤其是在耐盐)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上取得的进展;许浩霖教授对microRNAs调控昆虫生殖过程、新陈代谢活动以及蜕变及发育过程进行了阐述,为大豆虫害控制提供了借鉴;倪世明教授针对组蛋白在大豆中对PTMs 翻译后调控做了讲解;陈廷峰教授从光学映射在大豆染色体的应用上进行了表述;钟思林教授将表观基因组和植物的发展相联系,对表皮颜色和裂皮的表观遗传学进行了研究;Nacira Munoz 教授生动的描述了阿根廷大豆的耕种和研究现状。  

  通过精彩学术报告,展现了各位专家、学者在不同方向研究的最新进展,对我所开展的大豆分子育种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会后,“大豆分子设计育种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与林汉明教授等专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彼此间的研究方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以后两个实验室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 吉ICP备05002032号-1 吉公网安备22017302000214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北区盛北大街4888号 邮编:130102
电话:+86 431 85542266   Email:iga@iga.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