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实验室概况
  • 研究队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助理研究员
    •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 研究成果
    • 期刊论文
    • 专利
    • 审定品种
  • 科研动态
    • 实验室研究进展
    • 学术活动
  • 研究生教育
    • 学科与学位点
    • 研究生导师
    • 在读博士
    • 已毕业研究生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研究队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助理研究员
    •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 研究成果
    • 期刊论文
    • 专利
    • 审定品种
  • 科研动态
    • 实验室研究进展
    • 学术活动
  • 研究生教育
    • 学科与学位点
    • 研究生导师
    • 在读博士
    • 已毕业研究生
  • 联系我们
  1.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发表文章
发表文章

大豆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来源: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0-21   |  【 大  中  小 】

题目:

大豆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作者:

张芷睿张耀华王秋实于慧杨素欣

发表年度:

    2020

刊物名称:

植物生理学报

摘要

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可以提高定量分析中目标基因表达的准确性。本研究选取大豆(Glycine max)不同发育时期的18个组织样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大豆60S、ABC、ACT2/7、ACT11、CYP2、ELF1A、ELF1B、Fbox、G6PD、MTP、PEPKR1、TUB4、TUA5、UBC4等14个内参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量的变化,并利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三种软件对各基因在四个重要发育时期以及在叶片组织中的表达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大豆内参基因Fbox、ABC、G6PD和ACT11分别为出苗期(VE)、第一片三叶期(V1)、始花期(R1)和初荚期(R3)最稳定的内参基因; 60S为叶片组织中最稳定的内参基因;在全部样本的整体评价中, Fbox为最稳定的内参基因。此外,通过分析大豆噻唑合成酶基因GmPGL1的表达量,进一步证明了内参基因筛选结果的可靠性和在大豆基因表达分析中的适用性。本研究为准确定量分析大豆关键发育时期不同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提供参考基因。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 吉ICP备05002032号-1 吉公网安备22017302000214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北区盛北大街4888号 邮编:130102
电话:+86 431 85542266   Email:iga@iga.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