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实验室概况
  • 研究队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助理研究员
    •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 研究成果
    • 期刊论文
    • 专利
    • 审定品种
  • 科研动态
    • 实验室研究进展
    • 学术活动
  • 研究生教育
    • 学科与学位点
    • 研究生导师
    • 在读博士
    • 已毕业研究生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研究队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助理研究员
    •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 研究成果
    • 期刊论文
    • 专利
    • 审定品种
  • 科研动态
    • 实验室研究进展
    • 学术活动
  • 研究生教育
    • 学科与学位点
    • 研究生导师
    • 在读博士
    • 已毕业研究生
  • 联系我们
  1.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研究进展
研究进展

东北地理所在大豆基因组解析上取得新进展

来源: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7-29   |  【 大  中  小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冯献忠研究员课题组联合菲沙基因等单位选择1份东北野生大豆、7份我国代表性栽培种,结合平均50×的三代测序和Hi-C测序,完成组装了高质量大豆参考基因组。组装的8个大豆基因组大小范围为986.1-1001.3Mb,Contig N50=1.4-6.1Mb,BUSCO完整性评估为96.7%-97.3%;结合同源注释、从头注释、转录组辅助注释,在8个大豆中注释得到57286-58392个基因。

    图1. 8个测序大豆品种 

 

  基于8个高质量的大豆基因组,研究团队鉴定到了186-427万个SNP,44-92万个InDel,11750-25330个大的InDel,706–3006个易位事件,200–413个倒位事件。在野生大豆中鉴定到60个栽培大豆中缺失或变短的基因,以及野生大豆种质缺失或变短但在栽培中存在的185个基因。

    图2. 8个测序大豆品种基因组差异比较

  本研究以 “Eight soybean reference genome resources from varying latitudes and agronomic traits” 为标题在Scientific Data 上发表,为大豆结构变异与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基因组。此研究受到了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中国科学院重点研究项目及泰山学者项目专项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 吉ICP备05002032号-1 吉公网安备22017302000214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北区盛北大街4888号 邮编:130102
电话:+86 431 85542266   Email:iga@iga.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