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实验室概况
  • 研究队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助理研究员
    •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 研究成果
    • 期刊论文
    • 专利
    • 审定品种
  • 科研动态
    • 实验室研究进展
    • 学术活动
  • 研究生教育
    • 学科与学位点
    • 研究生导师
    • 在读博士
    • 已毕业研究生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研究队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助理研究员
    •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 研究成果
    • 期刊论文
    • 专利
    • 审定品种
  • 科研动态
    • 实验室研究进展
    • 学术活动
  • 研究生教育
    • 学科与学位点
    • 研究生导师
    • 在读博士
    • 已毕业研究生
  • 联系我们
  1.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研究进展
研究进展

【腾讯新闻】盐碱地大豆新品种“东生118”大面积种植创高产

来源: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10-27   |  【 大  中  小 】

  “收割开始!”随着现场指挥的一声号令,轰隆隆的收割机开始在划定区域的大豆田间进行收割。收割完毕之后,接下来就是杂质称重、检测水分等一系列测产程序。

  10月7日和9日,为了测试2021年育成的耐盐碱大豆新品种“东生118”的田间表现,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简称“东北地理所”)大豆分子设计育种学科组在松原市前郭县查干花镇八家子村和松原市长岭县长岭种马场两地的大豆示范田组织专家现场测产。

  “大豆具有根瘤固氮、培肥地力的作用,扩种大豆、开发和应用优质大豆种质资源不仅对推动我国大豆振兴、提升种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东北地理所通过长期研究,先后培育‘东生’系列大豆新品种31个。特别是在吉林西部建立耐盐碱大豆筛选和示范基地,成功选育抗盐碱大豆新品种‘东生118’。2021年,‘东生118’实现了600亩中重度苏打盐碱地示范田亩产149公斤的突破,被列为‘国家大豆科技自强行动’吉林省主推耐盐碱品种。”正式测产开始之前,东北地理所冯献忠研究员对即将测试的“东生118”产品进行了介绍。

  经专家组实收测产显示,前郭县查干花镇八家子村耐盐碱大豆“东生118”在pH 9.0的盐碱地上,亩产为150.4公斤;长岭县长岭种马场覆沙改土后的“东生118”按照标准水计算,籽粒产量为每亩211.08千克,盐碱较重区域籽粒产量为每亩97.17千克,覆沙处理当地主栽种品种籽粒产量为每亩63.01千克。

  通过两天的现场考察和测产,专家组一致认为测产田块展示的大豆品种“东生118”具有较高的抗盐碱性,后续配合固定的栽培管理措施及增加公顷保苗株数将会有更大的增产空间,可以实现在大安、松原等苏打盐碱地区推广应用。

  测产专家组由吉林农业大学王丕武教授、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董英山研究员、郝东云研究员、张伟研究员、长春师范大学魏健教授等组成。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 吉ICP备05002032号-1 吉公网安备22017302000214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北区盛北大街4888号 邮编:130102
电话:+86 431 85542266   Email:iga@iga.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