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实验室概况
  • 研究队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助理研究员
    •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 研究成果
    • 期刊论文
    • 专利
    • 审定品种
  • 科研动态
    • 实验室研究进展
    • 学术活动
  • 研究生教育
    • 学科与学位点
    • 研究生导师
    • 在读博士
    • 已毕业研究生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研究队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助理研究员
    •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 研究成果
    • 期刊论文
    • 专利
    • 审定品种
  • 科研动态
    • 实验室研究进展
    • 学术活动
  • 研究生教育
    • 学科与学位点
    • 研究生导师
    • 在读博士
    • 已毕业研究生
  • 联系我们
  1.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研究进展
研究进展

东北地理所成功克隆菜豆雄性育性基因

来源: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3-24   |  【 大  中  小 】

 以黄金勾为代表的菜豆品种是东北黑土区重要的杂粮与蔬菜,深受东北地区民众所喜爱。目前,菜豆基因克隆和功能解析尚处于起步阶段,为快速克隆菜豆基因,我们在前期制备了一个菜豆黄金勾品种大龙1号的突变体库。在该突变体库中,筛选得到一个雄性不育突变体ms-2(male sterility 2.图A)。为了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作物产量,雄性不育特性在很多作物中研究较为深入。在菜豆中,虽已观察到雄性不育现象,但是还没有克隆相关的基因,特别是还没有对其相关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东北地理所研究团队利用SNP测序和自主设计的菜豆InDel分子标记,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精细定位了菜豆雄性育性基因MS-2为Phvul.003G031200基因(图B);在ms-2突变体中Phvul.003G031200基因剪切位点发生变异,使得蛋白质序列缺少3个氨基酸(图C-D);利用石蜡切片对小孢子体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发现MS-2基因的剪切位点变异导致绒毡层降解提前是ms-2突变体雄性不育的原因(图E)。ms-2突变体可结实大量的无籽肉荚,外源喷施2 mM生长素物质吲哚乙酸(IAA)能使ms-2突变体上的肉质无籽荚的荚长、荚宽、荚厚和单荚鲜重显著增加(图F-H),体积增大的无籽肉荚具有加工或直接食用的潜能。本研究定位与克隆了菜豆雄性育性基因MS-2.明确了该基因突变导致菜豆不育的机理。MS-2基因可应用于培育肉质无籽荚菜豆品种,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同时为杂种优势的利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中科院一区期刊《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上,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徐坤助理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夏正俊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8070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01506、U21A20215、31771869)和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青年科学家小组项目(2022QNXZ05)联合资助。

图. MS-2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

  论文信息:Kun Xu, Jinlong Zhu, Ning Guo, Jinyu Liu, Hong Zhai, Xiaobin Zhu, Yi Gao, Hongyan Wu, Zhengjun Xia. A novel 7-base pair deletion at a splice site in MS-2 impairs male fertility via premature tapetum degradation in common bean (Phaseolis vulgaris L.). Theor Appl Genet 2023. 136. 56.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7/s00122-023-04255-8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 吉ICP备05002032号-1 吉公网安备22017302000214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北区盛北大街4888号 邮编:130102
电话:+86 431 85542266   Email:iga@iga.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