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实验室概况
  • 研究队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助理研究员
    •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 研究成果
    • 期刊论文
    • 专利
    • 审定品种
  • 科研动态
    • 实验室研究进展
    • 学术活动
  • 研究生教育
    • 学科与学位点
    • 研究生导师
    • 在读博士
    • 已毕业研究生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研究队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助理研究员
    •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 研究成果
    • 期刊论文
    • 专利
    • 审定品种
  • 科研动态
    • 实验室研究进展
    • 学术活动
  • 研究生教育
    • 学科与学位点
    • 研究生导师
    • 在读博士
    • 已毕业研究生
  • 联系我们
  1.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要闻
要闻

邓子新院士来东北地理所进行交流访问

来源:中科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

来源:中科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   |  发布时间:2018-01-29   |  【 大  中  小 】

2018年1月26日-28日,应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院重点实验室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一行到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参观访问,并做了题为“我平凡科研案例背后的科学与人文思考”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李秀军副所长主持,来自东北地理所、吉林农大和东北师大等单位的100多名科研人员和学生参加了这次报告会。

邓子新结合自己的亲身科研实践经历和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与师生们分享了他30多年来对科学研究的感悟和人文思考。他首先介绍了他的科研团队成功发现DNA骨架上的硫修饰的重大科学成果;并以此为例向大家讲述了这一突破成果背后的困难与坎坷以及如何在质疑声中坚持前行。他指出科学发展需要关注“冷门”,往往这些所谓的“冷门”才是真正可能催生科学进步的钥匙,鼓励科研工作者要能静下心、憋的住气、坐得住冷板凳,在坚持中不断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和学术诚信,最终将冷门变成令人瞩目的科学发现。

邓子新又以南昌霉素、井冈霉素、杀念菌素3个抗生素的研究为例,阐述了从“热门”中“求延伸”、“找盲点”、“挖瑕疵”的科研方法。他强调“热门”的升华事关科技进步的大局,要不畏入“热门”淘金,因为科学研究没有终点,任何研究都需要不断的深入,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一切,这样才能找到创新点,推动科学的进步。

邓子新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向与会师生阐述了科研探索过程中的启示并着重强调了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他指出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在过程,要学会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地,并且努力把创新从意识变为实践。报告结束后,师生们纷纷向邓院士请教探讨,报告中谈及的精彩工作和邓院士对于科研创新的感悟让与会师生受到很大启迪。

会后,邓子新一行参观了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院重点实验室和中科禾源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对于重点实验室今后的科研方向进行了指导,在听取公司关于辽河源生态农业整体开发规划后,进行了详细的质询和指导。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 吉ICP备05002032号-1 吉公网安备22017302000214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北区盛北大街4888号 邮编:130102
电话:+86 431 85542266   Email:iga@iga.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