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实验室概况
  • 研究队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助理研究员
    •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 研究成果
    • 期刊论文
    • 专利
    • 审定品种
  • 科研动态
    • 实验室研究进展
    • 学术活动
  • 研究生教育
    • 学科与学位点
    • 研究生导师
    • 在读博士
    • 已毕业研究生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研究队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助理研究员
    •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 研究成果
    • 期刊论文
    • 专利
    • 审定品种
  • 科研动态
    • 实验室研究进展
    • 学术活动
  • 研究生教育
    • 学科与学位点
    • 研究生导师
    • 在读博士
    • 已毕业研究生
  • 联系我们
  1.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要闻
要闻

中科院重大任务监理组对东北地理所先导专项课题进行视频会议监理

来源: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9-03   |  【 大  中  小 】

    2020年8月26日,院重大任务监理部组织视频会议,对中科院东北地理所承担的“减损促稳品种的精准设计”课题进行了监理督导,该课题是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种子精准设计与创造”专项“设计型新品种创造”项目的重要组成课题之一。监理专家组由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何玉科研究员任组长,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余懋群研究员、中科院遗传所朱祯研究员、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张国范研究员、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陈萌山研究员5位专家组成。中科院重大任务监理部王晓康、专项总体办主任邓向东、常务副主任李明,项目主持人桂建芳院士、田志喜研究员,东北地理所党委副书记李秀军、科研计划处处长武海涛以及课题负责人冯献忠研究员和各子课题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田志喜主持。 

  会上,王晓康代表院重大任务监理部对专项监理的目的和要求做了具体的介绍。李秀军代表课题承担单位欢迎专项监理组对课题的督导,指出研究所将大力支持项目和课题相关研究的开展,争取取得突破性重大成果。 

  冯献忠汇报了课题一年来的研究进展。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频发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该课题利用精准设计育种技术在水稻、小麦、大豆、参、贝等品种上开展抗极端温度、耐逆碱、耐干旱等重要农艺性状的精准设计和先导型新品种培育,实现了极端环境下减少产量损失20%以上。目前课题已经完成广适和抗旱2个大豆新品种审定,6个抗盐碱水稻品种进入区试,抗盐碱水稻示范推广40万亩,小偃系列新品种示范推广20万亩,参、贝新品种推广超过50万亩,完成了年度预定目标。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陈利钢、遗传发育所郑琪、冯献忠和海洋研究所杨红生分别详细汇报了各子课题的研究进展。 

  监理专家组肯定了课题在新品种培育和推广方面做出的成绩,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对育种核心技术的创新,真正实现先导型新品种的国际引领性,为我国新品种的培育树立标杆; 要求从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分子模块解析、精准设计育种和品种示范推广等方面形成完整的技术创新链条,加强课题间的合作交流,推动代表性重大成果的产出。同时专家组强调,要以切实解决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利用技术创新带动突破性品种的培育,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邓向东、王晓康、田志喜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希望课题能够加强对重大成果的推进,实现技术和产品的突破;强调在目前疫情影响下,课题应做到保重点、保急需,围绕项目总体目标,完成各项考核任务。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 吉ICP备05002032号-1 吉公网安备22017302000214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北区盛北大街4888号 邮编:130102
电话:+86 431 85542266   Email:iga@iga.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