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东北地理所专家应邀参加伊春尾矿泄漏事故应急工作
2020-04-10 | 来源:水环境遥感学科组 |【

  2020年3月28日,黑龙江省伊春市鹿鸣矿业有限公司钼矿尾矿库4号溢流井发生倾斜,泄漏伴有尾砂的污水约253万立方米,污水流出约3公里后进入依吉密河。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立即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并成立应急抢险指挥部,生态环保部应急指导组副部长翟青等带领专家组赶赴现场指导应急处置工作,迅速联合制定了“堵水源、截水头”的具体处置方案。按照专家组意见,在“泄漏水头”设置10道拦截坝,减缓降低尾矿浆水下泄速度和浓度,采取投放絮凝剂、活性炭的方式,对污染物进行吸附和絮凝沉淀,防止污染物向下游迁移。截至目前,泄漏点已完成封堵,事件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依吉密河下游污染物浓度大幅下降,上游河段已经开始启动清淤工作;随着污水团向下游迁移,呼兰河中的污染峰值在逐步衰减。据应急专家分析研判,尾矿坝不存在安全风险,下游农田环境风险和饮用水安全风险可控。

  应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邀请,东北地理所遥感中心主任宋开山研究员、农业技术中心主任助理李禄军研究员、遥感中心刘阁博士参加了本次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东北地理所专家与黑龙江省林科院院长倪红伟组成生态研究组,负责土壤钼污染标准的信息收集、滞污空间管控方案的建议等。3月31日中午,生态组专家与哈尔滨工业大学马放教授、水科院水资源研究所党委书记严登华教授级高工组成的控污三组汇合,提出构建拦截坝、对污染物进行阻隔和沉降处理等建议。

  同时,东北地理所水环境遥感学科组、中科院净月潭遥感实验站科研人员与生态环境部卫星应用中心水生态环境遥感部负责人王雪蕾等组成卫星遥感监测团队,对污水团的前进过程进行监测,并预测抵达关键河流断面(主要河流交叉口、公路大桥、主要灌溉设施分布区)的时间节点。该成果及时汇报给生态环境部,为翟青的前沿指挥提供了重要信息支撑。团队目前依然战斗在一线,为污染水团的移动和悬浮物的遥感反演提供采样信息。

 
  附件下载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北区盛北大街4888号 
邮编:130102 电话: +86 431 85542266
Email: iga@iga.ac.cn 传真: +86 431 85542298
Copyright(2002-202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吉ICP备05002032号-1
吉公网安备22017302000214号